BOOOK|《啟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正在發生

【BOOOK|《啟動循環經濟》】的系列文章預計會有三篇,分別對應到書中的第一部<變動的世界>、第二部<如何行動>與第三部<讓生態系統全面升級再造>。
第一部<變動的世界>:以我們身處的世界為主題,讓我們更了解我們的生活環境,讓她成為我們的學習對象。
第二部<如何行動>:介紹推動循環經濟的工具、觀念以及實際的操作步驟。
第三部<讓生態系統全面升級再造>:以輝塔設計工作室接觸過、聽聞過的循環經濟案例出發,讓循環經濟的理想對我們而言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寫這系列文除了幫助自己更加了解這本書以外,也希望透過文章的方式推廣循環經濟的知識以及理念,希望能達到本書的推薦者(狄迪耶.托凱,Didier Toque)說的,「人人都可以從循環經濟的角度思考,讓循環經濟在一般市民以及其生活環境之間創造全新的關係」。

接續第一部<變動的世界>介紹了仿生以及設計思考對循環經濟的助益、第二部<如何行動>介紹了行動三部曲,接下來第三部要介紹世界上正在發生的循環經濟案例,其中,大部分是輝塔設計工作室(Wiithaa)的兩位創辦人尼古拉.布丹(Nicolas Buttin)以及畢爾.薩佛黑(Brieuc Saffre)接觸過或者甚至是經手過的案例。透過案例的分享,可以知道具有商業模式的循環經濟並非天方夜譚,因為世界各地有那麼多成功運轉的案例,而第三部,就是要將這些案例帶到讀者的眼前,說不定可以啟發讀者的新想像!

而除了《啟動循環經濟》書中介紹的案例之外,筆者也會將其他國外的案例翻譯成中文、並且用易於閱讀的條列方式將該企業或者組織的商業模式、ESG 的影響等條列出來,寫成【循環經濟案例介紹】系列文。

  • 書名|啟動循環經濟--自然與經濟的共存之道
  • 出版社|南方家園出版
  • 購書連結|博客來

https://yuyen.pse.is/LW4N3


讓廢物變成寶物

比利時:優美科(Umicore)

都市計畫學家珍.柯布(Jane Cobb)在 1961 年就說了:「都市就是未來的礦場」。而這也是優美科這家公司主要的營運項目,他們在比利時的荷波肯(Hoboken)開啟了電子廢棄物處理的事業,並且從中提煉出貴重金屬,使這些電子廢棄物的部分原料可以重新回到工業生產的循環中。

法國:2PR(Point Palette Recyclage)

這家公司每一天都會用低廉的價格從大型物流公司那邊購買已經使用過的木棧板。2PR 這家公司沒有將那些廢棄的木棧板拿去燒掉,而是拿去維修後,再以更低廉的價格販售出去。

讓所有資源得到最佳利用

美國:舊金山(San Francisco)

美國的清潔隊與綠源再生(Recology)合作,在每台垃圾車上裝上檢測晶片,可以知道每袋垃圾的重量,之後會再根據垃圾的重量向家戶收取一筆垃圾處理費,而垃圾愈重也就代表要繳納的金額愈高,配合舊金山市政府在 2009 年推動的強制垃圾分類政策,這個做法可以提升大家回收分類的,而不只是很無腦地把垃圾全部丟進垃圾袋而已。

搶救商機大作戰

日本:和興(Wako)

日本和興這家公司,原本是經營情況搖搖欲墜的化糞池過濾設備生產商,在經過輝塔設計工作室(Wiithaa)的協助下,不僅將生產出來的塑膠纖維過濾材作為托兒所的防護墊使用,也在日本政府推動綠屋頂的同時,將這些過濾材作為綠屋頂的排水層,不僅可以保護屋頂,也能讓植物在這個過濾材上紮根生長。而公司的業績也因此滿滿提升。

減少對原料的依賴

法國:米其林輪胎(Michelin)

米其林輪胎在 2001 年推出「車隊服務方案」(Michelin Fleet Solution),賣的東西不再是輪胎,而是里程數。輪胎的所有權仍歸米其林所有,而這些輪胎在回收過後,可以翻新、再租用給其他客戶,而這個循環可以達四次以上。米其林預估到了 2020 年,製造新輪胎的原料將有 30% 來自這些回收輪胎。


其他更多的案例

其他書中還有很多各個國家的案例,可以再翻閱《啟動循環經濟》這本書獲得更多的資訊!也可以繼續追蹤我的 Medium 帳號,之後會試著將國外的循環經濟案例翻譯成中文,並且用易讀的方式將一個組織的商業模式以及 ESG 評估條列出來!

https://yuyen.pse.is/LW4N3

其他循環經濟案例:

https://yuyen.pse.is/LW4N3https://yuyen.pse.is/LW4N3https://yuyen.pse.is/LW4N3https://yuyen.pse.is/LW4N3https://yuyen.pse.is/LW4N3https://yuyen.pse.is/LW4N3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不吝給我 1~10 個掌聲(Clap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分享到社群媒體給更多的朋友與持續關注我的最新文章。

BOOOK|《啟動循環經濟》:三個階段實現循環經濟

【BOOOK|《啟動循環經濟》】的系列文章預計會有三篇,分別對應到書中的第一部<變動的世界>、第二部<如何行動>與第三部<讓生態系統全面升級再造>。
第一部<變動的世界>:以我們身處的世界為主題,讓我們更了解我們的生活環境,讓她成為我們的學習對象。
第二部<如何行動>:介紹推動循環經濟的工具、觀念以及實際的操作步驟。
第三部<讓生態系統全面升級再造>:以輝塔設計工作室接觸過、聽聞過的循環經濟案例出發,讓循環經濟的理想對我們而言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寫這系列文除了幫助自己更加了解這本書以外,也希望透過文章的方式推廣循環經濟的知識以及理念,希望能達到本書的推薦者(狄迪耶.托凱,Didier Toque)說的,「人人都可以從循環經濟的角度思考,讓循環經濟在一般市民以及其生活環境之間創造全新的關係」。

一步一步開始

上一篇【BOOOK|《啟動循環經濟》】的文章提到,我們如何透過仿生科技,向大自然學習,並且從中學習到循環的理念,再結合設計思考以人為本、永續的概念,成為未來企業在做產品創新發想時的典範。

然而,要達到永續、循環的目標,並非一蹴可及。輝塔設計工作室的創辦人,尼古拉.布丹(Nicolas Buttin)與畢爾.薩佛黑(Brieuc Saffre)在《啟動循環經濟》這本書的第二部<如何行動>中,介紹了三個步驟(省視自己→二次利用→升級再造),從自己出發,打造正向循環的環境、社會以及經濟。

  • 書名|啟動循環經濟--自然與經濟的共存之道
  • 出版社|南方家園出版
  • 購書連結|博客來

https://yuyen.pse.is/LW4N3


省視自己,放眼未來

當我們準備出發去一個沒去過的目的地以前,會用手機中的 Google Map 查詢怎樣可以抵達目的地,其中的第一個步驟就是「看看自己在哪」。前往永續的社會也是一樣,首先應該看看自己身處的環境,觀察目前企業的營運模式,目前處在怎樣的系統之中,有誰是關鍵的合作夥伴。

由系統觀察整個體系的運作

作者建議,可以透過這四個面向,可以很全面地看清楚企業的處境。

  • 自然生態系統:企業當地的氣候、地形、動植物等
  • 人文生態系統:現有的合作夥伴(企業、城鎮、社區、學校等)、值得開發的合作夥伴
  • 流出的資源:熱能、尚有價值的廢棄物等
  • 流入的資源:自然資源、技術資源、能源

作者為了讓有志參與的企業以及夥伴能更加方便地看清楚企業的處境,設計了一個討論板,除了上述的四個面向之外,更加入了在不同面向之中的可能造成的正/負面影響、收入以及潛在成本,透過 Wiithaa 工作室製作的 CircuLab 的討論板可以用更巨觀的視野看整個企業的運作模式,參與工作坊的企業主也可以交換看法,甚至成為合作夥伴。更多關於這個討論板的使用方式可以參考《啟動循環經濟》的 p.156~159,書中詳述了每個格子應該要填的內容。

CircuLab board 討論板,可以到 CircuLab 的官方網站下載。

討論完企業資源的整體架構之後,還有另外一個討論板,是有關尋找潛在合作夥伴的。這個討論板叫做 CircuLab Partners,橫軸是「產品的生命週期」,涵蓋原料供應、設計製造、配送、使用以及二次利用的階段,而縱軸是「距離」。首先玩家要先選定一個議題,再設法找出可能的合作對象,依照產品的生命週期以及距離找到討論板上對應的座標,接著再根據合作對象的影響力或關聯性給予分數,從最無關到最相關可以分別給 0 到 3 分。這個方法可以釐清與各式各樣利害關係人的關聯。而企業的系統觀察大致可以在兩個討論版的完成後告一段落。接著,尼古拉建議從討論的結果中,重新定義企業存在的意義。

CircuLab Partners 討論板,可以到 CircuLab 的官方網站下載。

這間企業為了甚麼而存在?

確認存在意義之後,就能讓認同組織信念且彼此認同的人會及在一起,形成一個真正的社群來實現理念。
--《啟動循環經濟》p.164

一個組織有確定的目標,在招募組織成員的時候也比較容易招募到志同道合的人、也比較容易找到願意為這個目標主動付出的人、組織也會比較凝聚,所以一個組織在盤點完資源後,首要的目標就是確立組織的目標。

然而大部分的企業只關心兩件事,也就是只在乎技術是否可行(怎麼做?)以及賣不賣得出去(做甚麼?)。依照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提出的「黃金圈」(Golden Circle)法則,這些企業屬於沒有目的的組織,而沒有目的也就難以獲得客戶的認同,也較難取得優勢;另一類有組織目的的企業,是抱著對於未來願景的企業,以達成願景為目標在負諸實踐,而這類型的企業除了組織內的成員較有凝聚力也較有實行力,也較有能力應對市場潮流而不失去方向,而這些企業也比較容易打動客戶、獲得市場關注。

企業存在意義的三個面向:

  • 掌握當前或未來的重要議題(帶來挑戰)
  • 提出理念(真誠、嚴肅、個人觀點、特殊、原創)
  • 分享願景的意願(對現狀有一套自己的觀點)

化願景為真實

在組織了解完自己的處境以及確立目標以後,下一步驟就是逐步實現願景。這時候前面用到的 CircuLab 討論板就能幫上忙,協助組織確立階段性目標,而這些階段性目標可以組成組織的企業路線圖(Road Map),協助組織摸索出未來要發展的路。

企業路線圖,翻攝自《啟動循環經濟》書的 p.177 頁。

二次利用:為所有資源與知識創造價值

「省視自己」的階段可以協助規劃組織未來的布局,但是,這樣的規劃不保證可以得到組織內的主管同意而得以施行,可能遇到一些阻礙,「二次利用」這個步驟可以先拿出一點成果說服高層,讓整個計畫可以更順利地往願景前進。

再造資源價值的方法很多,不過人們還是太常把「二次利用」和「回收」畫上等號,而且回收一詞經常被濫用。--《啟動循環經濟》p.180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提出的蝴蝶圖。

從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的蝴蝶途中可以看到,資源再利用的方法除了回收再利用外,其他像是維修、再使用、再製造/翻修等都可以再度發揮資源的價值,而其中愈內圈的方法效率又愈高(維修屬於最內圈,回收再利用為最外圈,回收的效益不比維修)。如何讓廢料重新產生價值,甚至成為公司的收益來源,可以在審視完組織流出的資源過後,配合蝴蝶圖的方法再造價值。

除了從製造出來的廢棄物出發思考再利用以外,也可以透過重新思考生產流程的方式去改善。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鮮奶油噴罐的例子。過去在這家飯店的飲料吧檯都是用一次性的鮮奶油,在思考整個生產流程可以減少的負面影響過後,這家飯店改用可以重複填裝牛奶製造鮮奶油的氮氣奶油噴槍,除了更時尚以外,更減少了不少一次性垃圾。而這是一個從製造流程出發去思考能否改善的例子。

讓集體智慧成為組織的力量

只要企業的所有相關環節能同心協力,很快的,各種新的改革計畫也會如雨後春筍般萌芽。
--《啟動循環經濟》p.188

現今企業的經營模式以各個部門各自為政的情形比較普遍,而這樣的方式,讓各個部門缺少了交流,也缺少了不少創新發想的機會,或是缺少彼此互相理解彼此的難處的機會。如果各個部門可以將原先隱藏的知識公開與大家分享,讓各個部門的人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意見,往往可以因為這樣的公開交流而更了解問題,進而提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在循環經濟的領域裡面,如果想法與知識沒有交流,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呢!

產業生態學

前面的內容著重在一間企業內部的改革,而如果將範圍擴大,甚至可以以一個工業區或行政區為單位考量如何實踐循環經濟。而上一步的集體智慧就不再只是不同部門間的溝通而已,更可以是不同產業之間的交流,讓彼此的合作產生更多的效益。


讓生態系統全面升級再造

前面的兩個步驟完成後,現在已經知道企業的處境,以及有不少夥伴認同我們的理念而加入我們的行列了!而第三個步驟要積極打造更完整以及更具環保概念的行動計劃,而非消極地只想著減少環境破壞而已,透過更積極的設計,讓組織真正能為環境做出貢獻。

首先,思考企業能為環境做出的貢獻,作者舉了幾個問題可以供組織思考,如:這些產品或服務是怎麼開發出來的?會毒害人體或生態系統嗎?等問題,更多問題可以參考書中 p.198 。為了得出良好的設計,這時候企業應該以較全觀的角度去思考,保持一些觀察距離而不要深陷其中跳不出思考框架,透過這些思考,適時加入一些仿生的概念,向大自然已經千錘百鍊的智慧取經。

當生態設計的智慧在產品從零到一的階段都與之同在,那設計出來的產品不僅對大自然很友善,而且對使用者而言也會是友善的,這就是仿生對於循環經濟重要的地方。CircuLab 在這一階段有一套仿生卡遊戲,遊戲中先設定好議題,之後每一個小組都會拿到一張寫有生物特徵的一張卡片,小組內的成員彼此互相討論,目標就是讓這個生物特徵能符合議題設定。而最後,那些想法不會只是空談而已,會要求小組在組員有共識之後,利用最簡單的材料製作「原型」(prototype),而這個做法也與設計思考的概念不謀而合。接著可以以原型為基礎做改良與調整,讓原型的功能更加完整。

最後,作者建議要強化與「在地社群」的關聯。在全球化的今天,從遠在天邊的美國海運來台的黃豆可能都會比台中種植的黃豆來的便宜不少,這是貿易帶給人類的好處,卻也造成了不少問題。將資源了來源與在地結合,除了對環境友善以外,更有機會讓企業成為社區得一份子,成為社區社群中的一份子,在現今的企業中更是 CSR 部門不可或缺的一向工作之一,如果在較早的階段就連結好在地網絡,深路了解社群系統的全貌,企業的生存處境會更加的舒適,也較容易得到社群民眾的支持!

文章推薦:【淺談企業永續實務:CSR 工作者不是吃素的!】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不吝給我 1~10 個掌聲(Clap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分享到社群媒體給更多的朋友與持續關注我的最新文章。


延伸閱讀

https://yuyen.pse.is/LW4N3https://yuyen.pse.is/LW4N3https://yuyen.pse.is/LW4N3

BOOOK|《啟動循環經濟》:仿生設計 X 設計思考

【BOOOK|《啟動循環經濟》】的系列文章預計會有三篇,分別對應到書中的第一部<變動的世界>、第二部<如何行動>與第三部<讓生態系統全面升級再造>。
第一部<變動的世界>:以我們身處的世界為主題,讓我們更了解我們的生活環境,讓她成為我們的學習對象。
第二部<如何行動>:介紹推動循環經濟的工具、觀念以及實際的操作步驟。
第三部<讓生態系統全面升級再造>:以輝塔設計工作室接觸過、聽聞過的循環經濟案例出發,讓循環經濟的理想對我們而言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寫這系列文除了幫助自己更加了解這本書以外,也希望透過文章的方式推廣循環經濟的知識以及理念,希望能達到本書的推薦者(狄迪耶.托凱,Didier Toque)說的,「人人都可以從循環經濟的角度思考,讓循環經濟在一般市民以及其生活環境之間創造全新的關係」。

《啟動循環經濟》這本書是由輝塔設計工作室(Wiithaa)的兩位創辦人尼古拉.布丹(Nicolas Buttin)以及畢爾.薩佛黑(Brieuc Saffre)兩位創辦人共同撰寫而成。

而輝塔設計工作室這個名字,取自於澳洲原住民文化中的小鳥,會以各種材料築巢,如樹枝、貝殼、花朵等,現在連塑膠吸管與塑膠瓶蓋都可以變為牠們的建材,這恰恰展現了輝塔鳥在環境中的適應能力、以及化危機為轉機的能力,作者們期許「循環經濟」的概念可以幫助人類在持續變動的環境中生存,達到「自然與經濟的共存」的目標!

Photo by Lyne Trott on Unsplash
  • 書名|啟動循環經濟--自然與經濟的共存之道
  • 出版社|南方家園出版
  • 購書連結|博客來

https://yuyen.pse.is/LW4N3


一個產品,兩份帳單

Photo by Bas Emmen on Unsplash

「循環經濟」一詞,是相對於過往的「線性經濟」,也就是「開採→製造→丟棄」的模式,原料經開採之後,最終丟棄於垃圾場或者被丟進焚化爐燃燒。而這樣的線性經濟的模式,也就是造成現今持續大量開採資源以及造成大量廢棄物的元凶。工廠除了要多花錢清運那些垃圾之外,我們還必須多耗費能源去處理那些廢棄物。我們不僅浪費掉了那些廢棄物的價值,又要花費資源去處理那些廢棄物。線性經濟的模式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雖然目前各個國家都又垃圾回收的機制,但是一方面這些回收量只佔所有垃圾的 30%,其餘 70% 仍然被當作廢棄物都進焚化爐或者掩埋場中。

「循環經濟」希望可以發揮廢棄物的價值。在循環經濟的領域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在大自然中,這句話可以處處應證其正確性。樹木結的果實,可以成為鳥類的食物,鳥類消化完果肉之後,將種子帶到遠方讓樹木可以繁衍下去,沒有所謂的廢棄物;若沒有被摘走,則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掉落,落入土中成為樹木的養分,亦沒有所謂的廢棄物。這就是自然中隨處可見的「循環經濟」、自然的「永續經營之道」。

「仿生」的重要性

Photo by Salmen Bejaoui on Unsplash

自然界有許多解決問題的奇妙方法,還有許多自體產生的因應策略,正等著我們去探索、去尋找靈感。
--《啟動循環經濟》p.18

大自然已經存在「循環經濟」,只是人類還沒有將那些知識化為產業界在設計、生產、運送產品過程中的思考模式。仿生學就是一門觀察自然、研究自然、將從自然中發現的運行規則複製到人類的世界當中的學問。大自然早已經是循環經濟的大導師,人類就應該好好善用仿生學,向大自然學習所謂「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的學問。

然而工業革命之後,人類面對自然的態度更趨向「宰制」,用炸藥將山脈炸開,為了取得稀有金屬或者岩礦,又或者用鑽探的方式深入海底,為了竭盡海洋中的石油資源,這類以人類為尊、人定勝天的態度讓人類喪失向自然取經的機會。唯有人類放下優越感,開始大自然合作,才有仿生的可能,也更有機會讓人類的產業達到循環經濟的目標。

交錯的生態系統

Photo by Nina Ž. on Unsplash

在大自然中,萬事萬物都相互連結。
一種生物拋棄的廢物是另一種生物的資源。
--《啟動循環經濟》p.46

大自然之所以可以維持穩定,即便沒有人類這種生物也可以維持穩定運作,是因為自然中的所有生物彼此緊密交織、互相相關,並非單純地雙向關係,不同種類的生物以人類尚未理清的複雜網路共同支撐起延續自然的使命,也因此,在這樣交錯的生態系統中,「沒有廢棄物」的目標得以實現,因為不同的生物可以在這樣複雜的交織網中依照自己的需求妥善運用其他種生物的廢棄物。

如氣候變遷的元凶--二氧化碳,對樹木或者藻類而言,卻是行光合作用製造葡萄糖不可或缺的資源。又或者有些細菌,需要依靠甲烷或者廢水才能迅速繁殖,甚至能製造出氫氣,供人類的燃料電池使用。如此交錯的生態系統,自然創造出了無限的可能,而人類除了多花心思去理解複雜的自然系統以外,也應該以打造彼此互相緊密相連而非單純雙向關係的經濟社會。

韌性:增加機會

演化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適應力和依據環境變化隨時調整的能力。
--《啟動循環經濟》p.62

地球在 38 億年前出現了細菌,而這最初始的生命,從單細胞演化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哺乳類動物、植物以及昆蟲。地球上的生命能產生如此巨大的改變是因為遺傳物質除了可以不斷地複製以外,過程中也會因為某些意外,而產生一些變化,而這樣的意外,也造就了地球上如此豐富的生命。

遺傳的創造能力,促成了生物演化的動力,在演化的過程中,出現了更適合現今環境的物種,而在未來,又會因為演化而產生更適合生存的物種。

「演化」讓生物系統保持了開放性,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而演變出適合環境的系統。人類是環境中的一份子,不可避免地也需要面對變動的環境而做出改變,而我們可以學習大自然中生物系統的韌性,一方面是調整我們的思維,增加思惟上的韌性,我們不需要拘泥於一套既有的、慣用的思考模式,一方面是我們要打造具有韌性的經濟社會,可以應對環境的變化。作者是這麼說的:

從今以後,我們都需要採取一種充滿韌性、以整個系統出發的思維,將系統內的所有變化都納入考量。
--《啟動循環經濟》p.67

如果人類還希望繼續生存在地球上,就必須依循同一套運作原理。畢竟說穿了,大自然不需要人類,即便人類消失,大自然依然會生存下去,依然會生生不息。
--《啟動循環經濟》p.67

大自然的設計的三大法則

丟掉過去的宰制心態,重新想想,大自然的運作原理是甚麼?而我們可以從大自然中學習到甚麼?

提出大自然設計的三大法則的是美國仿生學界的首席專家,賈寧.本宇斯(Janine Benyus)。地球在這 45 億年來都是根據這三個法則運行、發展,創造出充滿生機、有效率、平衡的美麗地球。

一、一種生物的廢物是另一種生物的資源

在大自然中,無論是什麼樣的物質,都有生物會需要那些物質,成為牠的資源。物種之間彼此關聯,又互相合作。

二、每種生物都會盡量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使用手上的資源

自然中會有自動分配能源與資源的機制。以森林為例,如果某些高大的樹木佔據了陽光的資源以致於底下的植物吸收不到陽光,那些大樹會利用根系將多餘的能量轉移給那些比較矮的樹木,讓森林裡的所有樹都一同成長。

三、生態系中的每一份子都喜歡在自身周圍進行小範圍互動

小型的社群更能促進成員間的彼此合作,也能讓整體更加穩定。

這三項大自然的設計原則也可以成為人類在設計產品時的指標。在製造塑膠瓶的時候,是否能想到這樣的塑膠類製品沒有符合第一項指標,應該改善原料的使用,讓產品在設計階段就能符合這三項設計原則。

設計要負甚麼責任?

Photo by Shane McLendon on Unsplash

一項產品、服務或系統造成的環境衝擊,百分之八時取決於產品規劃的階段(…),也就是說,設計的工作也許可以扭轉目前的趨勢,只要我們重新檢視產品背後的製造流程,以及製造時與使用時耗費的資源。
--《啟動循環經濟》p.86

現行的經濟模式除了上面提到的「線性經濟」的模式之外,另外,商家為了促進消費、賺取更多利潤,而在產品的設計上面加入了一點點心機,也就是「計畫性淘汰」與「感受性淘汰」。

(延伸閱讀:可以看《給予 X 創造 X 永續:循環經濟如何為公益加值》,聽聽 CULTU-RE 文化實驗的創辦人是如何談「計畫性淘汰」的!)

「計畫性淘汰」是指廠商在產品設計的階段,就已經規劃要讓使用者在未來的幾年之內因為產品不堪負荷或者老舊而需要購買新產品;而「感受性淘汰」是指廠商推出(相比於舊產品)功能更豐富、外觀更新穎的新產品,引發消費者購買新產品的慾望,引誘消費者汰換手上舊有的、還能使用的產品。而這兩個設計配合現行線性經濟助長了一場災難的發生:大量開挖資源、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丟棄的惡性循環。

設計的影響力如此的深遠,也因此,如果在設計階段,就先考量好整個生產流程是否符合三大法則,或是也可以重新檢討整個產業的運作邏輯,建立新的產業典範。

好的設計的原則

Photo by Med Badr Chemmaoui on Unsplash

設計的本質就是探索、質疑、想像人類生活與行動的未來樣貌。
--《啟動循環經濟》p.88

由德國知名的工業設計家迪特.藍姆斯(Dieter Rams)提出的「好設計」十大法則,原則上無論是工業上的產品設計到平面設計都適用。

  • 創新
  • 實用
  • 美感
  • 易懂
  • 內斂:有節制的表達美感
  • 誠懇:宣傳與產品功能應該名實相符
  • 耐用
  • 無微不至
  • 尊重環境
  • 最小設計

往後如果有機會接觸到設計,無論是自己的設計或者看到別人的設計,都可以退一步,用好設計的十大法則觀察。

而在近幾年的時間,「設計」一詞包含的內容愈來愈廣,不僅限於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建築設計等,環境設計、資訊設計的概念也逐漸被提出,焦點也從過去關注設計的「成果」,轉移至設計的「過程」,而「設計思考」的概念也應運而生,將設計變成一種「思考方式」,納入更多對於以人為本與環境的關注。

企業創新的典型移轉

過去企業在進入市場以前進行創新發想的時候,較少引入「設計思考」中「以人為本」的理念,而是以商業可行性為優先考量。作者尼古拉先把企業在做創新發想時思考面向上的演變說明一番。

兩個圈圈:「商業可行性」與「技術可行性」

最早企業在做創新發想時,通常只考量到兩個面向:一個是「商業可行性」,另一個是「技術可行性」,而這兩個面向的交會處就是「經濟可行性」,也就是企業在製造產品時要遵循的方向,而這兩個圈圈的交會也就代表著只要擁有技術,剩下要想的只是如何擴大獲利空間而已。而這種模式是絕大部分的企業長年以來的運作模式。

三個圈圈:商業可行性、技術可行性與「使用者需求」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往不容易發聲的消費者愈來愈容易可以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去,而且也會被愈來愈多人看到,而在這樣使用者可以隨意發表意見的時代,商家想要賺取更多利潤,勢必考量到消費者的意見,而這三個圈圈也就逐漸成形。商家未來想要賺錢,不只考量到自己的限制,也要將使用者的想法納入創新發想時的考量之中。而設計思考可以透過質性的分析,讓使用者的需求浮於檯面,而企業可以針對這些需求設計產品。

然而,現在大多數的企業仍然以科技為導向做設計以及創新,而不是考量消費者的使用場景、使用時的流程,發覺當中使用者可能遇到什麼樣的困境與難題,進而去創造企業的獲利空間。

四個圈圈:商業可行性、技術可行性、使用者需求與「自然永續性」

當氣候變遷、天然資源耗竭、環境污染等危機迫在眉睫的時候,上面的三個圈圈可能就不夠用了。也因此,在企業創新的時候,如何將環境的永續性納入設計的環節中就顯得格外重要。是時候讓人類轉變過往人定勝天的思考模式,開始思考如何與自然合作,從中學習永續以及循環的理念,並且將這些內容放入創新的設計當中,達到兼顧商業價值與生活品質的永續未來。作者是這麼說的:

如果我們設計的時候認真思考所有生物的處境,不僅能夠保護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也有更高的機率從中找到解決人類困境的出路(p.108)

打造人造科技圈

(人類的)另一項挑戰就是如何讓產品和材料可以不斷重複使用,就像生物圈的運作一樣。
--《啟動循環經濟》p.115

生物圈與人造科技圈的概念是由俄國的地質化學家弗拉基米爾.維爾納茨基(Vladimir Vernadsky)提出的學說。在生物圈中,造物者讓其中的資源都能妥善地被利用,某生物的廢棄物會變成另外一種生物的資源,而在人造科技圈中,卻沒有這樣的概念,而是不斷地丟棄、不斷地開採資源。如果想要阻止各種惡化的趨勢,第一步就是從更全面、更系統性的觀點從事設計,讓人類科技圈中的物質,如:金屬、塑膠、許多有毒物質都能在科技圈中循環而不會汙染到生物圈,破壞生態環境。

這時候減少傷害已經不足以挽救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傷害,人類應該盡早開始停止對自然的傷害。

啟動循環經濟。博客來購書連結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不吝給我 1~10 個掌聲(Clap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分享到社群媒體給更多的朋友與持續關注我的最新文章。


延伸閱讀

https://yuyen.pse.is/LW4N3https://yuyen.pse.is/LW4N3https://yuyen.pse.is/LW4N3

給予 X 創造 X 永續:循環經濟如何為公益加值

CircuPlus 是一個致力於利用資通訊科技推廣循環經濟的新創團隊。
每隔兩周的周三晚上 CircuPlus 都會在 Impact Hub Taipei 舉辦循環經濟沙龍,每次都會邀請不同領域的講者跟我們分享循環經濟在各領域的應用與實踐,希望循環經濟的思考模式能與生活更加緊密,邀請大家一起共創永續的社會!

筆者於 2019/8/28(三)的晚上參加由 CircuPlus 舉辦的《循環經濟沙龍 #009:給予 X 創造 X 永續--循環經濟如何為公益加值》,一次邀請到三位重量級講師,分別是來自 CSROne 永續報告平台的資深專員 Jose 沙米格、平台編輯倪上筑與 Cultu-Re 文化實驗的創辦人羅聖彥。

從 CSROne 的創立開始、介紹到現在網路上盛行的 #GivingTuesday,最後是 Cultu-Re 現在目前的企業方向以及進行的「實驗」,三位講者分別介紹各自熟悉的內容,講者與講者之間由上筑負責串場銜接,整場活動並沒有因為有三位講者而顯得混亂不堪。

CSROne 平台的成立

第一位講者是來自 CSROne 永續報告平台的編輯倪上筑,向大家介紹 CSROne 的背景、以及與下一個主題--#GivingTuesday 之間的關聯。

CSROne 永續報告平台是由頤德國際事業於 2013 年創辦的平台,協助企業處理 CSR 的事物,並從 2014 年開始蒐集國內的 CSR 報告書,並且分析報告書中的內容、並作數據的分析,目前已經累積了 80 萬筆的資料,未來也會持續蒐集國內各家企業每年的 CSR 報告書。也因為那 80 萬筆的資料,CSROne 也因此和 CECP(Chief Executives for Corporate Purpose)有了關係。

目前,CSROne 已經可以達 60000 多的月點閱量,目前除了與 CSR 有關的文章之外,在平台上也可以看到他們開始開設與 CSROne 有關的課程,如《關鍵 6 堂課》,讓學生透過他們的課程可以從初心者立刻躍升為永續專家!

#GivingTuesday 給社會一點友善

原本只是美國在地的文化與社區中心 92Y 專案之一的 #GivingTuesday,在幾年之後,風靡於社群網路,變成許多知名企業一同參與的活動,甚至脫離原本的 92Y,另外創立一個組織,變得比 92Y 還要知名!

#GivingTuesday 原本是號召大家在「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與「網路星期一」(Cyber Monday)等瘋狂的消費日之後一起捐款的日子,目前的捐款金額已經累積超過 10 億美金。然而,到了今天,#GivingTuesday 不再只是一個邀請大家拿出錢來捐錢的活動,更大的目標是希望能累積社會的正能量,產生正向的循環,能有更多的人一起投入,讓我們所處的社會愈來愈好!

可以參考 #GivingTuesday 的 Youtube 影片:

#GivingTuesday 也受到大型企業的響應,如 Microsoft,企業讓員工發想「給予」的提案,之後再以企業的資源去資助那些員工們的創意提案,除了可以提高 Microsoft 內外部溝通的影響力之外,也可以增加員工們對 #GivingTuesday 的參與度。

CSROne 則在 2017 年底的時候,把 #GivingTuesday 的概念引入台灣並開始推廣。如之前舉辦過「14 個星期二的給予練習」,每周訂定一個給予的主題,邀請大家連續 14 周的時間內養成給予的習慣。

現在,CSROne 正在舉辦 #GivingTuesday 的中文譯名票選活動,邀請大家選出自己認為最符合 #GivingTuesday 活動宗旨的中文名字!

Cultu-Re 的文化實驗

#GivingTuesday 除了提倡大家透過捐款的方式給予社會幫助以外,也提倡可以透過「給予關注」的方式,給環境多點關注、多點友善,社會以及自然環境都會因此而更加美好。

Cultu-Re 的創辦人羅聖彥,從 Nokia 談起,回憶以往的電子產品都非常耐用,如 Nokia 的 3310 系列手機,號稱泡到水裡都還能繼續使用,然而,近幾年的電子產品卻都愈來愈不耐用。這除了與消費性電子產業的「Planned Obsolescence」(計畫性淘汰)有關,也與愈來愈盛行的「消費主義文化」有關。當愈來愈多企業告訴你,賺來的錢就是要消費、消費才能帶來快樂,廠商就能從中獲取愈多利潤,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而這也會造成愈來愈多的產品經過這樣的歷程:原料供應→製造商→商品→消費者→垃圾場,從地球壓榨出來的資源愈來愈多,就有愈來愈多的產品進入垃圾場,垃圾山也會愈堆愈高。製造商也為了提高利潤與公司營收,利用計畫性淘汰的潛規則,讓消費者手中的產品的性能逐年衰退,固定更新系統軟體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Cultu-Re 想要試著改變產品的歷程,看看是不是有辦法將消費者使用完的產品重新回到製造商中,用舊有的材料繼續生產新的產品,這也就是所謂的「實驗」--因為 Cultu-Re 目前也沒有肯定的答案,而所謂的「文化」,則與 Cultu-Re 的訴求有關,即「文化即生活」。

Cultu-Re 的三大訴求

三大訴求分別是:「減少消耗」、「實用性設計」、「文化即生活」。

介紹 CULTU-RE 時的活動現場攝影。

減少消耗

顧名思義就是 Cultu-Re 的產品原料都要盡可能來自於二手的、已經使用過的物品,所以 Cultu-Re 的原料通常來自於我們認為的廢棄物,如:已經穿不下的高中制服、過期的選舉布條或者菜市場裝菜剩下來的紙箱。

實用性設計

表示透過重新設計,發揮物品的新價值,且更加實用。Cultu-Re 把舊的高中制服改造,做成有口袋的袋子;把選舉布條重新利用,設計成防水的鉛筆盒等。

文化即生活

Cultu-Re 希望透過保留原料的使用痕跡,透過設計再現台灣的在地文化。以利用蔬果紙箱製成的筆記本為例,筆記本封面就特意選用有蔬果圖案的紙箱,利用手工的方式切割紙箱,成為一本有台灣在地圖像的筆記本。又如回收選舉廣告製成的帆布袋,不僅耐用防潑水,也顯示台灣大量廣告的選舉文化。這樣的台灣,也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介紹「回收廣告帆布萬用包」時的投影片。
回收廣告帆布萬用包。圖片來源:CULTU-RE 網站
菜市場裡的水果紙箱。圖片來源:CULTU-RE 網站

Cultu-Re 也透過設計的方式,引領大家思考「消費」的意義。透過設計好的實體活動,如舉辦工作坊、惜物分享日或者大大市集,讓參與者可以去省思自己的消費習慣,並且去體驗新型態的消費模式,更能在活動中實踐 #GivingTuesday 的「給予」宗旨。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不吝給我 1~10 個掌聲(Clap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分享到社群媒體給更多的朋友與持續關注我的最新文章。

淺談企業永續實務:CSR 工作者不是吃素的!

CircuPlus 是一個致力於利用資通訊科技推廣循環經濟的新創團隊。
每隔兩周的周三晚上 CircuPlus 都會在 Impact Hub Taipei 舉辦循環經濟沙龍,每次都會邀請不同領域的講者跟我們分享循環經濟在各領域的應用與實踐,希望循環經濟的思考模式能與生活更加緊密,邀請大家一起共創永續的社會!

CSR 工作者就是為了促成更多好事發生!

筆者於 2019/8/14(三)晚上參加由 CircuPlus 舉辦的《循環經濟系列性沙龍 #008:淺談企業永續實務》,邀請到之前在友達光電 CSR 部門工作過、目前是 Help CSR 的顧問--洪健庭先生(Ray),與我們分享企業的 CSR 實務與現狀、以及想要成為 CSR 工作者應該培養怎麼樣的能力,並鼓勵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加入 CSR 的行列。

https://www.facebook.com/CircuPlusTaiwan/posts/2087916248181648?__tn__=-R

演講一開始的震撼

演講當天,正值勞動部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會議,會議中決定,自 109 年 1 月 1 日起,基本工資由 23,100 元調整至 23,800 元,時薪也將從 150 元調整至 158 元。

令我震撼的不是基本工資調整的幅度與頻繁程度,而是 Ray 做為一個 CSR 工作者對資訊的敏感程度。當天發布的新政策,在當天晚上演講時就成為了演講的題材,可見 Ray 吸收資訊速度之快以及行之多年的接觸有關消息的習慣。

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CSR 工作者應該要懂的三件事與五個日子

目前大多數企業的 CSR 部門都附屬於「環安衛部門」,也就是專長政策與管理的環工人的領域。但對 Ray 來說,CSR 的領域並不是環工人的專屬領域。以他政治系與社工系的背景,再看看他目前在 CSR 領域的成就,我想,這句話真的沒有亂蓋。CSR 需要每個科系、不同背景的人才,無論是文科或理科,每個科系出身的人也都有機會在 CSR 領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為甚麼 Ray 會這麼說?這就要說到 CSR 工作者應該要懂的三件事。

三件事

  • E:Environment,環境保護。需要知道與公司有關的上中下游產業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知道如何盡可能地降低負面衝擊
  • S:Society,社會關懷。公司對社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力,並且知道採取何種行動能提高對社會的貢獻、降低負面影響
  • G:Governance,公司治理。從說服老闆再到放低身段走入現場管理,從最高層級的董事會到最基層的員工都要兼顧,要知道每個部門的狀況以及如何協調、溝通並且有辦法共事

應該沒有哪個科系出身的人敢說這三項他們都很厲害吧 XD,所以不同領域的人一起投入 CSR 的領域真的非常重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目前每一年最盛大有關 CSR 的五個日子,身為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朋友們來說,這五個日子可以說是不可不知、甚至應該好好花時間學習的東西。

五個日子

  • 三月,CSRone「永續報告分析發表會」
  • 五月,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獎」
  • 八月,天下雜誌「天下企業公民獎」
  • 十一月,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CSA 台灣企業永續獎」
  • 六月 30 日,是金管會要求的 CSR 報告繳交截止日,在這天企業的 CSR 部門要交出前一年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報告,報告上的所有數據、文字都應該要受到有關單位的檢驗與認證(所以 Ray 說千萬不要在六月底的時候約 CSR 產業的朋友 XD)

以及其他專有名詞

每個產業都有該領域的專有名詞,當然 CSR 界也有。Ray 在這場沙龍中就提了幾個如果不知道就別說你對在 CSR 領域工作的專有名詞:

  • 道瓊永續指數(DJSI)
  • 彭博性別平等指數
  • 永續供應鏈
  • 第三方簽核/驗證單位:四大會計事務所、SGS、UL、DNV(碳足跡)、英國標準協會、台灣資源循環基金會
  • 以及其他各種標準(Eg. ISO)

上面提到的「三件事」、「五個日子」等內容都只是關鍵字而已,而如何精進自己深化自己對上述關鍵字的理解就是自己的事了!

Photo by Dylan Gillis on Unsplash

CSR 工作者須培養的能力

這場 CircuPlus 沙龍的主題是「淺談企業永續實務」,也因此 Ray 提醒大家除了要在知識的累積上面提升自己以外,在實務上也提醒未來想從事 CSR 工作的人除了要培養跨部門(跨領域、背景)溝通的能力外,也要學習辨識、並且與利害關係人保持良好關係。

溝通能力

在公司內,有幾個部門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溝通。首先是研發部門(RD)。想要改善產品的原料、想要從設計之初就考量到後續的回收再利用、想要從源頭減量等,都不是 CSR 工作者想要做就可以達成的,需要 RD 部門的配合,RD 部門不知道甚麼是 CSR,那 CSR 工作者也不用期待哪一天產品設計會突然考慮到環境友善。另外是採購部門,原料的購買、上下游的廠商的配合等,都是採購部門的責任,也是達成永續供應鏈最重要的推手。另外還有製成部門,一切與產品製程有關的節水、節電都是這個部門的管轄範圍,想要像友達一樣可以達成 100% 水資源回收、一滴水都不排入河川,就需要製成部門的配合。

最後就是老闆。CSR 工作者在與老闆的溝通上,首先要對公司的目標有共識、要朝 SDGs 的哪幾項目標努力,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朝所有的 SDGs 努力,只能挑幾個好好達成,以友達為例,他們就挑選了其中的九個目標。接著 CSR 工作者就是要獲得老闆的支持,沒有老闆的支持,想要對環境、社會產生正面的影響都是白搭。如何讓老闆願意支持 CSR?一個方法就是方狂參加比賽,除了在前面提到的「五個日子」好好表現外,也可以提升公司在「道瓊永續指數(DJSI)」、「彭博性別平等指數」等指數上的表現,這些指數表現不錯的話,自然會有一些「可愛」的投資人(願意做影響力投資的人)願意長期持有公司的股票,股票價格自然就會水漲船高。切記,千萬不要想著做佛系 CSR,拿出實績,老闆的支持自然是水到渠成

CSR 不是吃素的!

除了部門之間的溝通外,在會議上的「硬溝通」與會議外的「軟溝通」都要學習。CSR 工作者也要學著累積社會資本,即便在會議上討論地劍拔弩張,出了會議室的門也要跟對方好好喝杯咖啡。軟溝通做好了,硬溝通自然也就沒有甚麼太大的問題。Ray 是這麼說的,平時都要盡量蒐集咖啡買一送一的優惠券,有空就多請別人喝杯咖啡聊聊天吧!

利害關係人

Ray 在提到利害關係人的辨別的時候,以友達的 CSR 報告書中的提到的八大類別為例說明。

  1. 學者專家:最忌諱出國拿個學歷回國、卻沒有任何實務經驗的蛋頭學者。對業界最有幫助的莫過於有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可以考量到實際現況,而不只是理論上的空談。
  2. 學生:企業對於人才培育的投入程度可以從對學生的態度看出一些端倪,優秀的學生在未來會是企業的骨幹。友達目前有所謂的 A+ 實習生計畫,可以在學生就學時期開始慢慢培養出未來企業的人才。
  3. NGO:CSR 工作者對於 NGO 團體應避免用過於艱深的專業術語,應以促成良好的溝通為首要目標。建議以「實際上的作為」取代一些專有名詞。
  4. 社區鄰里:CSR 工作者也要維持與周邊社區居民的良好關係,可以尋求企業的福委會提供建議或尋求資源,過年過節給一些禮品讓大家一起好過節!另外,福委會的採購力量也可以順勢支持一些友善環境、有利於社會的產品!
  5. 媒體:不論是藍的、綠的、紅的,遇到媒體千萬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即便是與 CSR 領域相關的回應,都應該交由企業的發言人統一對外說明,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媒體上的主角。
  6. 永續供應鏈:CSR 工作者可以利用企業的影響力,促使上下游廠商逐漸改善製程、原物料,讓整個產品生產的過程更加符合「永續」的概念!
  7. 投資者:CSR 工作者如何說服投資人支持看似不是很賺錢的「永續」概念,是工作者一項很大的挑戰 XD 可以試著從多請對方喝咖啡開始做起 XD
  8. 員工:可以利用企業舉辦柔性活動的時機,站在第一線跟員工說明 CSR 的理念、尋求內部員工的支持,除了在柔性活動當中比較不會出現劍拔弩張的情況外,企業的大型活動也是大量接觸公司員工的絕佳時機。

文章看到這裡的妳/你,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助,可以幫我點下方的 Likecoin 五下

謝謝妳/你支持創作者!

https://button.like.co/b04602009

可以點選【我的推薦連結】創辦一個 Likecoin 的帳號,你也可以因此獲得 8 個 Likecoin!

CSR 工作者的工作精神

整場演講除了 Ray 以自身的經驗分享 CSR 工作的實務經驗外,也不時穿插著他認為 CSR 工作者應具備的態度。以下以列點的方式,舉出演將活動中提到的觀念。

  1. CSR 不是獨善其身,而是要兼善天下。可以配合企業的福委會發揮「採購的力量」,達到「兼善天下」的目標!
  2. 政府法規只是低標,CSR 不是追求及格就好。以友達光電為例,政府規定企業員工中應有 1% 的身心障礙員工,而友達當然不以 1% 為標準,超額進用許多身心障礙員工,企業內部的培訓、工作內容設計以及辦公室的空間設計皆為身心障礙者設計。
  3. 不要想要當完美主義者,而要當漸進主義者。有些太熱情的 CSR 工作者可能求好心切,想要一次就做到完美,然而在 CSR 這個領域,溝通占很重要的一部份,最好是慢慢溝通、漸進地推行。
  4. 千萬不要自視甚高。不少 CSR 工作者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不然就是名校畢業,然而 CSR 這個領域牽涉到的利害關係人甚廣(從上一段就可以得知),有時候遇到不了解 CSR 領域的人,要記得講白話不要因為方便、因為習慣就把專業術語掛在嘴邊。
2019/8/14 的沙龍分享結束後的問答時間,現場觀眾人滿為患,晚到的我只好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由筆者攝影。

結語

整場演講大約只有一個小時左右,所以 Ray 也很遺憾只能與與會者「淺談」CSR 領域的大小事,但是他以他幽默的口吻、不時的「抄筆記」提醒,讓這場沙龍的參加者獲益良多,聽了滿滿的新知識,也抄了滿滿的筆記!

Ray 期待在這場演講之後的幾年內(一開始是說幾天後 XD),能有現場的觀眾站上同樣的舞台,與新的一批觀眾分享 CSR 大小事,那他今天這場演講就成功了!

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人能投入 CSR 產業,一起促成更多好事發生!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不吝給我 1~10 個掌聲(Clap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分享到社群媒體給更多的朋友與持續關注我的最新文章。

環保 X 杯具 X 改變:青瓢的循環經濟

CircuPlus 是一個致力於利用資通訊科技推廣循環經濟的新創團隊。
每隔兩周的周三晚上 CircuPlus 都會在 Impact Hub Taipei 舉辦循環經濟沙龍,每次都會邀請不同領域的講者跟我們分享循環經濟在各領域的應用與實踐,希望循環經濟的思考模式能與生活更加緊密,邀請大家一起共創永續的社會!

筆者於 2019/7/17(三)晚上參加 CircuPlus 舉辦的《循環經濟系列性沙龍 #006:環保 X 杯具 X 改變》,邀請到台灣目前最具規模的環保杯租賃新創團隊--青瓢的共同創辦人林志龍,分享青瓢團隊的創業契機、中間遇到怎樣的困難、以及我個人最關心的--青瓢的商業模式(以及其轉變)。

https://www.facebook.com/NTUClimateAction/posts/2451104658453604?__tn__=-R

開創青瓢的契機

每個人都有開啟某段特別經歷的契機。

對我而言,大學的最後一個暑假學 Python 是我決定認真經營 Medium 的契機;而對林志龍而言,《不願面對的真相》是他開始關注環境議題的一個轉捩點。也因為那樣的契機,引領著他參加了 COP21 的邊會,聽到法國的租借杯系統 Eco Cup,也讓他想在台灣引進一套類似的租借系統。

2016 年 4 月,林志龍與其他共同創辦人成立的青瓢團隊,致力於活動中引進可重複利用的環保杯,如:學校的園遊會、路跑活動等,提供配送、清洗、回收(逆物流)的服務。

Photo by inma · lesielle on Unsplash

青瓢的循環經濟

用一句話形容青瓢,林志龍是這樣說的:

「就是新創環保杯租賃系統」。

恩,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利用他們提供的租借型非一次性容器,取代口渴時路邊買的珍珠奶茶的免洗容器、也取代路跑活動上的塑膠礦泉水瓶,並經由與他們配合的清洗廠商,將用過的租借容器經過標準程序清洗過後,再次回到人們的手中。


青瓢的循環經濟從較大的尺度來看,就是「環保」、「友善環境不製造垃圾」;但從較小、較微觀的尺度來看,就是「有效的資源配置」,將對的資源放在對的地方,就能發揮它的價值。以青瓢使用的塑膠杯為例,當塑膠已經變成環境殺手的代名詞時,為何青瓢仍然要選用塑膠作為循環杯的材料?拿塑膠杯與紙杯比,一來塑膠杯的可重複利用性比紙杯高很多,二來從生產紙袋與塑膠袋造成的污染來看,紙袋比塑膠袋的碳排放量高 7 倍、空氣汙染多 5 倍、水汙染有 50 倍之多。

根據日本「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可重複使用的環保塑膠杯』與『一次性紙杯』,從生產、使用、運輸和廢棄等全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發現只要重複使用環保塑膠杯 6.3 次以上,就在能源消耗、用水、溫室氣體排放及廢棄物產生上,達到環保的效果。
-- CircuPlus 循環筆記 #006

當塑膠原料製成一次性餐具時,就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材料,然而當塑膠今天作為循環杯的材料的時候,就是一個還不錯的選擇。這也就是所謂「有效的資源配置」,沒有沒有價值的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


循環經濟一詞又可以拆解為「循環」一詞與「經濟」一詞。

對於青瓢的創辦人來說,「循環」除了指「塑膠杯重複使用」的循環外,也有「再製造」的循環的意思。

「從搖籃到搖籃」一書強調兩種不同的「再製造循環」概念,分別為「工業循環」與「生物循環」。兩個循環應該要獨立、各自分開,不要互相干擾:在工業循環內的物質就不要外流到自然環境中有很高的機率會污染環境;而生物循環內的物質就讓它像樹葉一樣,回到土壤中變成大樹持續生長的養分,樹葉更加茂密,又有更多的養分,如此生生不息。塑膠就是工業循環當中的原料,而由樹葉製成的純紙(不添加其他螢光劑等)也是生物循環的例子。

林志龍特別在這場沙龍中提到,「紙杯」不是單純的生物循環,紙杯除了紙之外,會在內層塗上一層塑膠淋膜,是工業與生物的「怪誕複合物」,不符合《從搖籃到搖籃》中的工業與生物循環分離的概念。

目前已經商轉、較成熟的塑膠回收再製造技術是「機械回收」,也就是將單一種類的塑膠製造成再生塑膠粒,而塑膠粒可以製成新產品,如運動球衣等。而這個問題在於,雖然符合工業循環的概念,但是回收製成的塑膠粒在品質以及強度上都不如原先的塑膠,也就是所謂的「降級回收(Down-Cycle)」。青瓢使用的塑膠環保杯在回收再製造的過程中,當然也沒有辦法逃脫降級循環的宿命。

而「經濟」一詞,對於青瓢而言,就是「可運行的商業模式」。

起初,他們在臺灣好基金會舉辦的培力活動的成果發表會上提出這樣的構想時,立刻評審被打槍,因為對於活動主辦方來說,他們要花比免洗餐具高 5~10 倍的價格購買整套環保杯租用服務,成本一下飆漲,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對青瓢團隊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青瓢一開始設定的商業模式是向活動主辦方收取服務的費用,而向參與活動的消費者收取押金,當他們使用完畢歸還後,會全額退還。押金的價格應該設定多少才會讓消費者願意捨棄便利的免洗餐具特地跑到青瓢的攤位跟他們借循環杯使用?除了上述的考量外,也要考量到塑膠杯的製造成本、物流以及清洗的費用、杯子折舊的成本,以及消費者直接拿走的可能性,押金定價策略至少要讓青瓢不虧錢。

這樣的方式讓青瓢吃了一些苦頭。某次由康樂雜誌主辦的樂活節--一個客群理應比較注重環保與健康的萬人活動上,青瓢實際上只借出了 200 個左右的杯子。這讓青瓢體認到,要讓消費者特地跑到青瓢的攤位借杯子、再歸還,而攤商仍然有提供一次性餐具的活動中,是違反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的。這樣的體認也促使青瓢逐漸調整的他們的服務模式。青瓢要給消費者新的體驗。

不讓使用者感受到改變的改變。

青瓢的改變

1. 與食物一起收費:青瓢的環保杯服務直接導入攤商,在消費者向攤商購買飲料的同時,就能夠同時借到環保杯,而向消費者收取的價格除了飲料本身的價格外,也包含環保杯的押金。攤商也可以是環保杯的歸還站。

2. 直接替代:環保杯不再是免洗餐具之外的另外一個選項,而是唯一一個選項。在活動中導入循環杯系統的活動中,最好就能直接禁止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青瓢的改變讓使用者能夠維持以前的使用習慣,不用大費周章地跑去租借跑回來歸還,讓愈來愈多人能接觸到環保杯,並且能提高環保杯的使用率。

青瓢團隊鎖定的客群從來就不是那些不鏽鋼吸管、環保餐盒帶好帶滿,那些環保全套裝的人,而是那些稍微聽過一點環境新聞、稍微有一點感覺的人,青瓢希望那樣的人在接觸到青瓢之後,願意使用他們的服務,為環境做出一點小小的改變。

文章看到這裡的妳/你,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助,可以幫我點下方的 Likecoin 五下

謝謝妳/你支持創作者!

https://button.like.co/b04602009

可以點選【我的推薦連結】創辦一個 Likecoin 的帳號,你也可以因此獲得 8 個 Likecoin!

From 0 to 1

起初,青瓢的共同創辦人注意到只有 30% 的人願意自備水壺並用水壺裝水,然而這些人願意使用自備的水壺去裝飲料的人更是少數中的少數,於是他們便發覺了循環杯的需求性。

起心動念總是遠大的。想要串聯全台灣、全城市的飲料商家使用循環杯的服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規模太大,實際執行起來難度高。青瓢團隊便先將目光收斂,先從活動開始,舉凡市集、路跑、園遊會和音樂季等活動,都是青瓢的服務範圍。從 2016 年 10 月,青瓢接到了第一筆活動,到目前為止已經導入超過 350 場活動,甚至包括柯文哲 2018 年底的造勢晚會、2019 年的台北 101 垂直馬拉松、民生國中園遊會、臺灣好基金會園遊會等。透過青瓢的環保杯循環服務,至今已經替代超過 250,000 個免洗杯。近期則於小琉球推動共享飲料杯的計畫,串聯小琉球上的飲料商家,大型的連鎖飲料店也加入其中。城市、國家的規模太大目前還無法運行,那一個小島的規模總可以試試看吧!

青瓢目前對於接活動的案子已經瞭若指掌,並且有辦法到達一定的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未來會逐漸擴展規模,而小琉球的計畫也是他們的嘗試之一。除了持續嘗試更大的規模以外,青瓢也持續向消費者輸出新的價值。

前面提到,使用青瓢提供的服務費用比免洗餐具貴大約 5~10 倍之多,而青瓢如何面對價格上以及使用習慣上的挑戰?

輸出新價值

如果換個念頭,從免洗餐具的角度出發,就可以思考一下,不是環保杯太貴,而是免洗餐具太便宜了。免洗餐具的價格只包含製造成本,用完後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完全不包含在價格中,如果將外部成本納入考量,免洗餐具的價格仍然那麼便宜嗎?青瓢邀請大家一起思考看看。

另外,如果青瓢的服務能夠提供給使用者新的價值與新的體驗,是使用者在日常生活無法體驗到的新奇經驗,那對於使用者而言,他們也會比較願意使用青瓢的服務,也會比較願意掏出錢來。想像一個親子共遊的園遊會,如果在這樣的園遊會出現了環保杯的租借服務、配合適當的環境教育內容,家長可以藉由這樣的場合給孩子一個機會教育,教育孩子環保的重要性、地球目前遭遇到的威脅等等,那這樣的租借系統就不單純只是硬體服務而已。

轉嫁至消費者

目前青瓢接觸到較多的活動案子都是主辦單位負責吸收整體的服務費用,而青瓢也逐漸想要將費用轉移至消費者身上,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用了青瓢的杯子,付使用費(不是押金!)再理所當然不過了。看到這邊地一個可能會想,真的有人願意付錢租用嗎?青瓢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他們提供的服務價值超過租借的費用,就會有人願意買單,上面親子共遊園遊會的例子也可以解釋這樣的情況有可能,而青瓢目前也在試著提高服務能提供的價值。

結語

在 Q&A 的時候,投影片上寫了那麼一段話,我想很適合作為這篇文章的結語。

你們做了那麼多以前我們只能想但沒勇氣和條件做的事,而且是對社會及環境都有幫助的事。
所以,我是要謝謝你們,而不是你謝我們!
我知道這條路不容易,所以不敢說些加油甚麼的,盡把你們往火坑裡推。
-- 不具名的環保 NGO 前輩

活動當天 Q&A 時照片,投影片上是環境領域的前輩給青瓢團隊的一些話。

CircuPlus 至目前為止舉辦過的沙龍大約已經有七場左右,而我大約參加過三場。

青瓢這場是唯一一場我在報名前就決定要把當天的聽講內容彙整成一篇文章,無論是訓練自己的文字組織能力也好,或者是訓練自己讓聽演講不再只是一場左耳進右耳出的活動也好,都促使我在活動結束的一個月內完成了這篇文章並刊登於 Medium 上面!

如果有人想更了解青瓢這家社會企業(有這種人嗎?),希望我的文章能讓幫助你了解,說不定能從青瓢的經驗中迸出其他新靈感!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不吝給我 1~10 個掌聲(Clap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分享到社群媒體給更多的朋友與持續關注我的最新文章